腹痛是你在腹部區域感到的不適或其他不舒服的感覺。 幾乎每個人都會在某個時候腹痛。
大多數腹痛的原因並不值得擔心,你的醫生可以輕鬆診斷和治療該問題。 但有時,這可能是需要醫療護理的嚴重疾病的徵兆。
內容目錄
腹痛的類型
腹痛有多種類型,具體取決於你的痛症開始的速度和持續時間:
急性痛症:會在幾小時或幾天內開始,並可能伴有其他症狀。
慢性痛症:持續時間更長——從幾周到幾個月或更長時間——並且可能來來去去。
進展性痛症: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得更糟,並且經常伴有其他症狀。
腹痛的原因
無論你有輕微的痛症還是嚴重的痙攣,腹痛都有很多原因。例如,你可能有消化不良、便秘、胃病毒,或者,如果你是女性,可能會出現月經來潮。
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
- 腸易激綜合徵(IBS)
- 克羅恩病或潰瘍性結腸炎
- 食物中毒
- 食物過敏
- 氣體
- 尿路感染
- 腹肌拉傷或拉傷
- 乳糖不耐症
- 潰瘍或盆腔炎
- 疝
- 膽結石
- 腎結石
- 子宮內膜異位症
- 胃食管反流病 (GERD)
- 闌尾炎
- 憩室炎
- 腹主動脈瘤(腹部主動脈腫脹)
- 腸梗阻或梗阻
- 胃癌、胰腺癌、肝癌、膽管癌、膽囊癌或免疫細胞癌
- 卵巢癌或囊腫
- 胰腺炎(胰腺炎症)
- 膽囊炎(膽囊發炎)
- 血管阻塞導致腸道血流量低
- 異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宮外生長,例如在輸卵管中)
腹痛求醫
輕度腹痛可能會在不治療的情況下消失。然而,在某些情況下,腹痛可能需要去看醫生。
如果你的腹痛很嚴重並且與創傷(事故或受傷)或胸部壓力或疼痛有關,應送往醫院。
如果疼痛嚴重到無法靜坐或需要蜷縮成一個球才能舒服,或者如果你有以下任何一種情況,你應該立即就醫:
- 血便
- 發高燒
- 吐血
- 持續噁心或嘔吐
- 皮膚或眼睛變黃
- 腹部腫脹或嚴重壓痛
- 呼吸困難
如果你出現以下任何症狀,請與你的醫生預約:
- 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的腹痛
- 長期便秘
- 嘔吐
- 小便時有灼燒感
- 發燒
- 食慾不振
-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如果你懷孕或哺乳並且出現腹痛,請聯絡你的醫生。
診斷腹痛的原因
腹痛的原因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測試來診斷。在訂購測試之前,你的醫生會進行身體檢查。這包括輕輕按壓腹部的各個區域,以檢查是否有壓痛和腫脹。
這些信息與疼痛的嚴重程度及其在腹部的位置相結合,將幫助你的醫生確定需要進行哪些檢查。
腹部疼痛的位置
腹部疼痛的位置可能是其原因的線索。
整個腹部
整個腹部(不是某個特定區域)的疼痛可能表明:
- 闌尾炎(闌尾發炎)
- 克羅恩病
- 外傷
- 腸易激綜合症
- 尿路感染
- 流感
下腹部
集中在下腹部的疼痛可能表明:
- 闌尾炎
- 腸梗阻
- 異位妊娠(發生在子宮外的妊娠)
在女性中,下腹部生殖器官疼痛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 嚴重的經痛(稱為痛經)
- 卵巢囊腫
- 流產
- 肌瘤
- 子宮內膜異位症
- 盆腔炎
- 異位妊娠
上腹痛
上腹痛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 膽結石
- 心髒病發作
- 肝炎(肝臟炎症)
- 肺炎
腹部中央
腹部中央的疼痛可能來自:
- 闌尾炎
- 腸胃炎
- 受傷
- 尿毒症(血液中廢物的堆積)
左下腹
左下腹痛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 克羅恩病
- 癌症
- 腎臟感染
- 卵巢囊腫
- 闌尾炎
左上腹
左上腹痛有時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 脾臟腫大
- 糞便嵌塞(無法消除的硬化糞便)
- 受傷
- 腎臟感染
- 心髒病發作
- 癌症
右下腹
右下腹痛的原因包括:
- 闌尾炎
- 疝氣(當器官從腹部肌肉的薄弱部位突出時)
- 腎臟感染
- 癌症
- 流感
右上腹
右上腹痛可能來自:
- 肝炎
- 受傷
- 肺炎
- 闌尾炎
成像測試
成像測試,例如MRI掃描、超聲波和X射線,用於詳細查看腹部的器官、組織和其他結構。這些測試可以幫助診斷腫瘤、骨折、破裂和炎症。
其他測試包括:
- 結腸鏡檢查(查看結腸和腸道內部)
- 內窺鏡檢查(檢測食道和胃的炎症和異常)
- 上消化道(一種特殊的X射線測試,使用對比染料檢查胃中是否存在生長、潰瘍、炎症、阻塞和其他異常情況)
- 收集血液、尿液和糞便樣本(尋找細菌、病毒和寄生蟲感染的證據)
腹痛治療和預防
腹痛的治療取決於其原因,可能包括:
- 用於降低炎症、防止胃酸倒流或治療潰瘍或感染的藥物
- 治療器官問題的手術
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非處方止痛藥會刺激胃部並加重疼痛。除非醫生診斷出你腹痛的原因並建議使用它們,否則不要服用它們。
一些飲食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可能有助於緩解因脹氣和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以下是你可以嘗試的一些方法:
- 少食多餐
- 慢慢吃
- 好好咀嚼食物
- 飲用常溫飲品
- 避免讓你脹氣或消化不良的食物
- 管理你的壓力
- 限製酒精和咖啡因
- 吃完直接坐起來
- 定期進行體育鍛煉,飯後散散步
總結
腹痛是一個很常見的症狀,不過,它背後的原因可以不值得擔心,也可以是令人擔心的嚴重疾病。
所以,留意自己的身體是非常重要的,亦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你有所得著。
發佈留言